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20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557篇
海洋学   9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8年10月5日在新疆乌恰地区发生的M_S6.8地震,微观震中位于乌恰县境内,距边境18km,宏观震中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努拉村,距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口岸西南约7km处,极震区烈度达到8度(境外).我国境内Ⅶ度和Ⅵ度区面积分别为7354km~2和1031km~2.这次地震的发生与南北向的卡兹特阿尔特弧形断裂带的活动有关.震区建筑物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地质灾害现象较明显.  相似文献   
42.
无人机快速获取地震灾情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获取地震灾情对于应急救援决策和指挥是非常重要的。大地震造成通讯和交通设施破坏,使应急救援指挥部不能及时全面了解灾情,汶川地震已经给我们惨痛的教训。为此,我们开展了用无人机快速获取地震灾情的探索。  相似文献   
43.
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解析分析、时域有限差分、时-频分析的方法,以地面中心回线装置和阶跃脉冲激励源为例,分析讨论了瞬变电磁测深法的勘探深度问题,以便为野外勘探工作设计提供依据,达到预期的探测目的.解析计算证实了瞬变场在地下以有限速度传播,数值模拟表示出了准静态条件下瞬变场的反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时间域电磁场遵循因果律,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主要由观测时间决定. 瞬变电磁场的初始传播速度与大地电阻率无关,继后在大地色散作用下,阶跃脉冲前沿逐渐变得平缓,各频率分量的传播速度与电阻率有关,在低阻地层中探测同样的深度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 最大探测深度是在给定时间内电磁波往返地下某一深度的单程距离,最小探测深度受仪器性能的限制,但是埋藏较浅的异常体也有可能在晚时段被观测到.从时-频密度谱中可得到瞬变电磁场信号时间与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研究区位于西藏罗布莎地区,其罗布莎蛇绿岩体蕴藏着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对研究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与传统多光谱数据ETM+、ASTER等相比,WorldView-2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相对较窄且连续的光谱。对研究区WorldView-2图像进行正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影像融合后,采用最佳指数法选择8-6-4波段组合进行假彩色合成,同时结合真彩色5-3-2波段,突出各地质体单元色调差异。我们利用其空间分辨率优势建立区内主要岩性和构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解译标志。通过野外地质验证,解译结果充分显示了WorldView-2高分辨率影像在海拔较高、工作环境恶劣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1949年来水利行业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防灾减灾基础信息普查工程,历时4年,涉及全国30个省305个市2138个防治县(区),国土面积755万km2,人口近9亿。运用普查、详查、外业测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手段,掌握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人员分布、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山丘区小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评价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核心要点,综述了调查评价成果,归纳了调查评价成果要素类型,揭示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口、历史山洪灾害事件与预警能力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即山洪灾害各要素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带、川滇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等地区,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将为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6.
中条山北麓断裂中南段全新世地震事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条山北麓断裂进行探槽研究,揭露了全新世以来,断裂中段和南段的3次古地震事件,包括1次发生在8 570~8 010a BP、贯通断裂中段和南段的8级以上特大地震,以及4 800~6 010a BP和2 110~320a BP发生的2次7级左右的大地震,地震复发间隔约为3 500a。研究表明,中条山北麓断裂的南段和中段在全新世发生过多次活动,活动性较强。  相似文献   
47.
川藏公路是一带一路南亚通道的主要干线,其藏东段地质灾害频发,如何有效治理、保障安全畅通意义重大。文章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取得的藏东段沿线所有边坡数据进行统计及特征分析,利用随机森林理论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判模型,根据计算出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判别,模型检验表明其准确率超过94.44%,同时结合实地验证,对边坡的治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川藏公路藏东段的有效治理提供实用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陆续在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不同地貌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不同,调查方法与要求亦有区别。平原岗丘地区往往存在地质灾害点达不到观测点数量要求,需要增加地质环境点来满足精度;而西南高山区灾害点少但规模大,许多灾害点往往要通过大比例尺的测绘才能调查清楚。相比之下,低山丘陵地区地质灾害点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规模多为小型,调查任务艰巨。本文以江西省定南县为例,阐述低山丘陵地区1/5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方法与认识,以期对类似地区的调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9.
为查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于2010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开展了以县域为单元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项目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勘查为主要工作手段,查明了该区域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采用了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调查的地质灾害数据进行整理和质量控制,该调查数据集提供了2010年雅江县行政范围内的327组地质灾害数据,调查精度达到1∶5万级别,有效地反映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可为该区域内工程地质研究、减灾防灾和制定区域防灾规划提供基础地质灾害依据。  相似文献   
50.
碎屑砂岩三轴压缩下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碎屑岩组织结构疏松、含水率较高、物理力学性能较差、呈孔隙式胶结接触等特点,对碎屑砂岩首先开展了物理特性试验分析,认为其微、细观结构复杂、内部破坏严重,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绢云母等,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属微透水、小孔隙率砂岩,且渗水化学侵蚀并不显著。其次,开展了静水压力、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碎屑砂岩的强度和变形破坏特性。最后,初步探索了物理特性与强度变形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静水压力为2.6 MPa时,岩样内部微缺陷压密完成;单轴压缩曲线呈明显6阶段特征,峰值应力达0.98 MPa,属脆-延性破坏;三轴压缩条件下,岩样呈压缩为主的延性扩容破坏,轴向压缩和环向体积扩容达6%和4%;曲线无明显破坏荷载,呈现非线性、塑性硬化、存在屈服平台和体积由压缩向扩容过渡等特性。且体积扩容破损应力与屈服应力基本相同,扩容转折点随围压增加而增大,围压可增强岩样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试验结果旨在为岩石工程稳定分析及本构模型构建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